我很忙我还有一堆价值观要输出

你可以没有微博,但是不会没有微信。微信5.0版发布之计,这个社交软件已经拥有了5亿用户。想象一下,每天五亿人民在微信朋友圈发表自己的想法,这得是多大一锅心灵鸡汤啊。当然,这些想法不一定都是自己的,但肯定是你希望别人看到的。和微博不一样,微信是受信任的熟人网络,接受了别人的朋友邀请,就意味着你邀请别人来窥探你的生活、分享你的想法。听起来是件很恐怖的事啊,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们寂寞至死。这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了马斯洛需求层次里面(对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整个社交类网站能存活的基础,就是人类没有安全感。

不同于微博的五花八门,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很单一。它简单粗暴地分为以下几大类:1.谣言;2. 格言; 3. 晒 (或者称为“输出价值观”)。

输出价值观有不同的方式。晒吃喝玩乐,是想跟亲朋好友示自己的life style。Path在这一点上做得更为彻底,帮你把装X的格式都做好了,你只需把内容填进去:我在听小野丽莎的La Vie En Rose (听GANGNAM STYLE的时候你才不会签呢);我在傍晚跑步还附上路线(你需要我们去抢救你吗);我在西雅图睡觉中(那你这是撒癔症吗!)这些不需要任何人知道的信息,不是因为闲的蛋疼,也不是强迫症,是想把自己的生活去芜存菁,把一个更高级、更美好的自己展现给别人看。坚持个一年半载,也许连自己都相信了。

对于白领们来说,晒生活还肩负着更直接、更实际的任务:告诉你的老板和同事,你在干什么。晒出深夜办公桌上一杯意兴阑珊的咖啡——我可还在加班呢!贴上周末的八大盘——最近压力太大了好容易犒赏自己一顿;旅行中的碧海蓝天——一老子苦干一年才休这么几天假!但是这些密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偏就有不识相的人在下面回:真幸福啊,好有闲情逸致啊,让你恨不能掐死她。

要想稳准狠地输出价值观,就必须长按照相键,赤裸裸地打出心情写照:对工作是怎样的鞠躬尽瘁、做到如何精尽人亡、今天受过什么样的委屈……都靠这个最后的阵地在宣传。感谢上帝,不,感谢张晓龙创造了微信。MSN签名太短,实在是词不达意呀!

微信的创造者,神一样的产品经理(现在已经是腾讯的VP了),他的微信朋友圈是空的。有人说,内心强大的人不需要分享。其实,是因为他有太多可以分享的平台吧。老板们每天要跟一屋子下属训话,他们不用再输出价值观了。专栏作家也不需要。我的一个金牛座编辑屡次训斥我:多给我写稿子!写什么不挣钱的博客!只有那些下属不超过两个人的公司中下层小白领才热爱分享,无论手头工作有多忙,她都腾得出手来干这个,因为对她来说,吐槽这件事已经骤然下降为生理需求的层次了。

我最好不要

我喜欢的那个男演员,惯爱做小妹子们的人生导师。在最近的一次粉丝见面会上,一个中学生站起来问他是怎么给自己打气保证天天正能量的。他说:有的人因为怕失去,所以对人对事都不敢太上心。至少不愿意表现得太上心,否则就不酷了。其实酷不酷并不重要,因为人生冇TAKE 2,所以你得勇敢去爱当里格当,当里格当!

孩子一脸倾慕地频频点头,也不知道是真听进去了还是让他给迷晕了。我真希望是后者而已。不过你知道,脑残粉有时候是会把偶像当宗教拜的。他这套嗑儿掷地有声冠冕堂皇,搁在哪儿都占理似的。但真的实践起来,你才会知道现实人生有多么残酷。人家青少年出去撞得一头包你给报销医药费么!

我就是他说的“不想CARE”那种人。也许你觉得我自私、懦弱、虚伪、阴暗。但是你不知道人生有多少荆棘,世界有多少恶意。需要多大的意志力才能留住一点的自尊心,就是这点不值钱的自尊心,能够让你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不至于每天嫌弃自己。

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准备。我看不出这里有什么问题。一定七情上面地让人知道自己有多CARE,于事体又有什么帮助呢?示弱、求饶、流露出真情,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么?除了让人看笑话,授人以把柄,还能有什么!小时候,不止一次遇到那样的人,故意拿糖果来逗你,就算你不嗜甜,他也一定要在上面洒上金箔、朱古力、奶油、花朵……送到你鼻尖来,直到你表示兴趣,他才一把夺走,欣赏你哇哇大哭。结果他还不是坏人呢,“不过是开个玩笑嘛,这孩子真不识逗。”

同是这位男演员,就演过那样一个角色。年青美好的男孩子,荷尔蒙简直要从身上溢出来,小火花凶狠地烧,身边人一个不放过。但他做得还颇为自然天真呢,搂搂肩蹭蹭胳膊,默默深情地注视你……等你目光移过去,他又若无其事地转开头了。跟你聊天,故意涉及略出格的话题,眉梢眼角都是邀请。直到来度假的阿姨心想,多大点事啊,就当仲夏夜的一个梦吧,开口留他过夜,他笑着耸耸肩说:“最好不要吧。” 看到这里,又惊又怒物伤其类。有些人活着就是为了伤害别人,可恨的就是,他还真不是十足十的坏人,也许只是为了解闷,也许就是一种惯性。”啊你动心了么?关我什么事。“更可恨的是,有时候你不过也是跟他客气,却忽然被他撤了梯子,进退两难,而他欢快残忍地笑了。

我的整个青春期,都花在如何跟这些人搏斗上面。像喝酒喝到最HIGH的时候,不断地提醒自己:走直线!音量放低!不要笑个不停!饶是这样,也没能完全躲开火辣辣抽在脸上的大嘴巴。永远不受伤害的秘诀有两个:要么心宽,要么心狠。这个世界上不是每样东西你都能得到,所幸的是,也不是每一样东西都非要不可。眼馋的时候,想想值不值就行了。谁说偶像男明星浅薄没价值,我好歹也跟他学会了一招,记得无论何时,”I’d better not.”这句话都要轻巧地打自己心窝里说出来。

当我们与同事聊天的时候我们在聊些什么

我们不鼓励和同事做太亲密的朋友,我们最好不要与他们恋爱结婚,我们当然也不能与同事做敌人……那我们天南海北随便聊聊天总行了吧!可以啊……但是,你打算聊什么,怎么聊?

首先,不能谈政治、宗教、人生观等太严肃的生活问题。当然我不相信同事里真有谁会反党反革命。但是至于世界局势、全球新闻、美国是否民主、新加坡是否专制……这种需要谈话参与人有基本逻辑和清醒头脑的高端问题就不要用来试炼同事了吧!其实不怕大家意见不一,怕的是你忽然发现,平时英明神武杀伐决断MBA毕业的同事,可能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你要教育他们吗?当然不。但是即便死死用手捂住嘴,也不能掩饰你脸上流露出的鄙夷、怜悯、不以为然。你不想看不起你的同事,也不想让自己知道,原来这个世界真的不会好了。

谈起宗教,就更伤感情了。这几乎是和“你穿几号内裤”一样私人的问题。尤其在我国人民基本不具备任何宗教知识的前提下,得罪人是必须的。你知道吗,懂事的美国人在圣诞节都只对同事说Happy Holidays 。不,不是Merry X’mas,等人家犹太人给你大耳帖子呢。

那你说,我们聊聊风花雪月吧。音乐电影文化艺术,轻松愉快又透着那么高雅。但这也是一个危险话题啊。大家的爱好千差万远,还都觉得自己品味高绝。不是互相瞧不上,就是让人觉得你瞧不上她。文艺作品主观性太强,我听说有的编辑部每回开选题会都能让两个不同明星的粉丝大打出手。更危险的是,大家会不由自主地从你喜欢看的文艺作品来剖析你的性格与内心。你收藏了几块硬盘的岛国爱情动作片这种事当然不能说与人知道,但是小姑娘爱看暴力动作片是什么诉求?是不是平时压力太大有变态的倾向?

没必要让人家知道你喜欢什么,更没必要让人知道你想什么。输出价值观这种事,等你有了孩子再去过瘾吧。太过尖锐和突出的言行个性,在群体中从来就不是一件好事。你气愤地说我又没在办公室桀骜不驯!人家不过是瞧了几本颓废系的书,看了几个 暗黑风格的电影嘛,凭什么给我贴标签?可是人就是这样的呀,而且,you know what,我相信大家的判断是对的,没有人有那么高超的演技,你喜欢什么样的东西,你就是什么样的人。《甄嬛传》的作者说她自己最像小说里单纯善良为情所困的沈眉庄,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