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 有什么用

最近有个小朋友新跳了槽,还没摸清工作的门道,就被夹在直属经理和上级总监之间受虐,苦恼得不得了。

按她的说法,新加坡总监强势凌厉,要求极高。这种能干的人一般对菜鸟都是十分不耐烦的,一份PPT让她改了有十回,还勉勉强强一脸不高兴。而直属经理倒是超NICE的中年大姐,对她宽容关爱呵护有家。每改完一次都鼓励她说:“不错不错。”就可惜工作上她说了不算,作业一交上去就被画满红圈圈扔回来。最后总监捋胳膊挽袖子地直接叫过她来指指点点。小朋友当然觉得新加坡总监是自己生命中的荆棘,幸亏平时还有经理姐姐罩着她。

想什么呢?这一切都是她害得好不好!咱们中国人重感情轻理智,凡是态度上对你好的都是好人,不管她的行为其实有没有给你带来伤害。”NICE”这种品质,在办公室是“ nice to have”,你可以有,鼓励你有,但并不是成功关键。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唯一能帮你披荆斩棘的就是“胜任工作”。尤其是中级管理层,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简直害人害己。作为一个二传手,你最起码应该做到的是正确领会领导意图,然后精准地把信息传递给下属。当然过程中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加工、使之变得更加清晰,让手下豁然开朗,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人家底层员工是来卖苦力的,不是来当炮灰的。经理的工资是办公室小职员的1.5至2倍,如果你只是一个邮件中转站,那花800块钱雇一个传达室老大爷就可以了。

光管转邮件的人还不是顶可怕,怕就怕她自作聪明,还加上许多错误理解,自以为是地交给手下去做。有时候手下明知道她是错的,还不得不做……反正她站着说话不腰疼,报告打回来还是下属来改。三番五次这样,老板也只好亲自跳出来了。越权是不对的,现放着个死线在那里,老板也不能陪你耍到天荒地老啊?

这件事无论如何都是经理的不对。听不明白总监的要求,应该不顾羞耻一直问下去,直到你知道回去该怎么做。如果你不同意总监的想法,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讨论甚至争辩,赢了固然好,打不赢就回去执行,阳奉阴违是没有用的,当人家老板是傻子呢。

作为底层工作人员,是同样的工作程序。职位低并不等于不使用大脑,即便是技术含量非常低的执行工作,也要想想为什么这样做。如果发现上司正把自己推向一条不归路——千万不要愚忠地跳下去。你也可以据理力争,保存证据。咱不越权去找大老板,但是大老板主动来找你的时候,你的机会就来了。

我很忙我还有一堆价值观要输出

你可以没有微博,但是不会没有微信。微信5.0版发布之计,这个社交软件已经拥有了5亿用户。想象一下,每天五亿人民在微信朋友圈发表自己的想法,这得是多大一锅心灵鸡汤啊。当然,这些想法不一定都是自己的,但肯定是你希望别人看到的。和微博不一样,微信是受信任的熟人网络,接受了别人的朋友邀请,就意味着你邀请别人来窥探你的生活、分享你的想法。听起来是件很恐怖的事啊,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们寂寞至死。这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了马斯洛需求层次里面(对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整个社交类网站能存活的基础,就是人类没有安全感。

不同于微博的五花八门,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很单一。它简单粗暴地分为以下几大类:1.谣言;2. 格言; 3. 晒 (或者称为“输出价值观”)。

输出价值观有不同的方式。晒吃喝玩乐,是想跟亲朋好友示自己的life style。Path在这一点上做得更为彻底,帮你把装X的格式都做好了,你只需把内容填进去:我在听小野丽莎的La Vie En Rose (听GANGNAM STYLE的时候你才不会签呢);我在傍晚跑步还附上路线(你需要我们去抢救你吗);我在西雅图睡觉中(那你这是撒癔症吗!)这些不需要任何人知道的信息,不是因为闲的蛋疼,也不是强迫症,是想把自己的生活去芜存菁,把一个更高级、更美好的自己展现给别人看。坚持个一年半载,也许连自己都相信了。

对于白领们来说,晒生活还肩负着更直接、更实际的任务:告诉你的老板和同事,你在干什么。晒出深夜办公桌上一杯意兴阑珊的咖啡——我可还在加班呢!贴上周末的八大盘——最近压力太大了好容易犒赏自己一顿;旅行中的碧海蓝天——一老子苦干一年才休这么几天假!但是这些密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偏就有不识相的人在下面回:真幸福啊,好有闲情逸致啊,让你恨不能掐死她。

要想稳准狠地输出价值观,就必须长按照相键,赤裸裸地打出心情写照:对工作是怎样的鞠躬尽瘁、做到如何精尽人亡、今天受过什么样的委屈……都靠这个最后的阵地在宣传。感谢上帝,不,感谢张晓龙创造了微信。MSN签名太短,实在是词不达意呀!

微信的创造者,神一样的产品经理(现在已经是腾讯的VP了),他的微信朋友圈是空的。有人说,内心强大的人不需要分享。其实,是因为他有太多可以分享的平台吧。老板们每天要跟一屋子下属训话,他们不用再输出价值观了。专栏作家也不需要。我的一个金牛座编辑屡次训斥我:多给我写稿子!写什么不挣钱的博客!只有那些下属不超过两个人的公司中下层小白领才热爱分享,无论手头工作有多忙,她都腾得出手来干这个,因为对她来说,吐槽这件事已经骤然下降为生理需求的层次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为工作拼过的命

小时候看电影《焦裕禄》什么的,看老一辈劳模在寒窑里拿一支钢笔顶住胃,最后还为了革命事业吐血身亡,敬佩之余简直受到了惊吓,是什么样的伟大事业才能让人如此鞠躬尽瘁啊!后来轮到自己饿着肚子开会到半夜,环顾四周面青唇白眼圈乌青的同事们,才发现电影并不夸张可怕,原来为了区区一场新闻发布会、一个抽奖促销、一个新版本上线……就有成千上万的小工蚁扑上去卖命了。而这些工作,并没有改变世界人民的命运,也没有名垂青史,甚至都没给自己挣来一套房子几十万美金。这么敢打敢拼,不过是将将能维持住工作而已,你不肯,自有别人顶上来做。更可怕的是,这种献身已变成了一种惯性,加班天经地义。周末和节假日习惯性地打开电脑,看了几十封新邮件,居然没发现什么事情可做,怅然若失。

现在早就不流行坐在一起哭诉工作压力大了,这些嘻嘻哈哈吃饭唱K聊天的伙伴,都像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一样,天真活泼的外表下藏着几许心酸:小甲曾创造过60小时不睡的记录只为替老板做一份邀功报告(最狠的是那报告还白做了);小乙未到中年陪客户喝酒已伤了一只肝,还不提为客户的爸爸端尿盆;小丙因为在高级滑雪道上接工作电话摔断过锁骨,小丁办公室常年搁着枕头和睡袋。为怕影响工作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还没有孩子?这还算是个事儿么!我见过有人为怕被裁员果断怀孕,熬过动荡期为了再创佳绩又毅然流产。这股子狠劲儿别说老板,连同事都怕了她。

你们都听过那个寓言吧,每个人一生都有5个重要的东西:健康、家庭、生活、工作、灵魂。这5个东西,其中,工作是橡皮球,其他的4个都是玻璃球。橡皮球落到地上之后不会坏,并且还会反弹起来,而玻璃球,掉在地上之后,便会破碎…..比喻得多好啊!可为什么听起来老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呢?因为这是纵观一生的长远之计,而短期看来,工作简直是一块上好的苏式点心,一不留神就碎成渣渣。

千万别觉得工作没有别的东西重要,只不过这么拼命也不是办法。年青的时候还可以,一来有心有力,二来彼时你没经验没能力,有的不过是力气。如果工作了十余年,位及经理总监,还靠心口一个勇字闯江湖,也太可悲了。让公司离不开你,非得修炼独门功夫不可。青春只能献一次,肯拼的后辈有得是,你这条老命还是留着为家人鞠躬尽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