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什么,别煽感情

image最近朋友推荐了一套电视剧,叫《动什么,别动感情》,由王朔刘震云策划,王朔力捧的新生代女作家赵赵编剧。王朔近年显然是写不动了,改行培养文艺女青年。徐静蕾眼见拿不住了,长江的后浪一定要赶上。电视剧还是挺好看的,尤其是开头几集。语言比较生动,表演还算松弛。朋友推荐的原因是:“不矫情,里面的人物都挺有意思,台词基本上比较贴近我们自己的日常语汇,猛一听就跟咱俩在说话似的。”果然,我才看两集,“不靠谱”“鸡贼”“不能够”“晃点”等说法就频频出现了 Emoticons

我对国产电视作品的要求不算高,比较能够接受两种:一是真正好笑的情景喜剧,象《我爱我家》那样的,二就是TVB的《真情》那样的,一点家长里短的事鸡飞狗跳弄上好几百集,出不了什么大事,但是小风波不断,充满小情小趣,结局则一定要皆大欢喜。观众大都是一边吃吃喝喝一边看电视的,太沉重深刻,无谓搞到我们胃溃疡。《动什么,别动感情》基本上符合我的要求,描写陈家的人情世故鸡零狗碎,非常流畅和到位。我格外喜爱小妹妹贺佳音,有点闹腾,有点迷糊,没什么志向,身心健康。看似不着四六,实际有纹有路。这类的小姑娘我认为是80年代中最可爱的一种,那个笑嘻嘻的小模样不知哪里象极了我们公司的小秘书。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咱们的电视剧一来就写广告公司的事?”我认真地想了这个问题,回答说大概是为着力保剧情真实的缘故。就象相声“算命”里,郭全宝说自己是属鼠的,侯宝林偏让他属虎,因为“属虎的词我熟啊”。我们的电视剧一拍到写字楼,气氛就全然不对,从人物穿衣打扮到说话作派,都令人喷饭,原因大概是因为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一辈子都没怎么见过办公室,甚至都不认得什么正经上 班的人,唯一有过接触的可能就是广告公司的人,所以比较敢猜想广告公司的生活。其实他们就是表现广告公司也不太靠谱,听朋友说有这么一个电视剧,苏有朋扮演的年轻广告才俊来不来就拍桌子说:我们广告人也是有良心的!这句话现在已经和韩老师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并肩成为语录了。

《动》剧在这点上还是比较聪明的,知道扬长避短,剧中涉及的职业大都围着主创人员熟悉的文艺圈转,什么主持人,制片,明星助理,网络作家,还有广告公司。房地产销售行业也不算很正统,大家可以不那么叫真。我至怕电视屏幕上出现白领们开会讨论公司策略或者市场计划的场面,自己看了晒笑一阵也就罢了,万一让我那当了一辈子人民教师的老妈看见,信以为真,以为我每天就是这样上班的,那才屈辱 Emoticons

但《动》剧还是犯了国产文艺作品必犯的毛病,就是没时没晌地煽情,到电视剧的后半部分,有点让我讪讪地笑不下去。我不是说一部作品就非得从头到尾没心没肺,不能有半点人生哲理。只是观众都是成年人,有些事意思到了也就行了,没有必要掰开揉碎了讲。为了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和品质,刻意安排某些情节还可原谅。渐渐这样也不过瘾了,开始出现大段的捉对谈心戏,每个人几乎都有机会长篇大论地表白自己,“就差把一颗心掏给你了”,生怕你还不明戏。每当这个时候,不但演员表情端了起来,背景还凑趣地响起抒情音乐,让我有看“艺术人生”的错觉。

其实不仅是电视剧,连国产电影也有这个毛病,好像不煽情,就不能把自己的作品提高一个层次。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就是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挺好的一个戏,“巴顿将军”那一段堪称经典,虽然李琦大爷“打死我也不说”那一折子有点象小品,但是总体还算灵气逼人。其实就是不加最后的一段苦情戏,这部电影已经够分。 但是冯导觉得不行,情还得煽,而且还是说煽就煽,连点前戏都没有,观众兜头被浇了一盆凉水,“才刚热热的吃了口饭,就被吓的存在心里”。

说到底还是心虚,虽然冯导曾经放出“我不拍贺岁片,全国人民看什么”的狂话,但是心里怕人嫌他只知搞笑赚钱,怕得有些神魂颠倒,后来干脆去拍“一声叹息”,“手机”和“天下无贼”这样的所谓“正剧”了,却又担心观众不买账,不时往锅里扔笑料,硬要把个刘天王训练成一代顽主。前怕狼后怕虎,算不得英雄好汉。

还是人家周星驰大方。真正的草根阶层,不屑惺惺作态,跟你交心还怕你嫌腥气,有泪也要自笑里溅出来。“国产零零漆”里,阿漆简直集不靠谱之大成,手忙脚乱执行任务之余,还要白衣白裤地冒着枪林弹雨去给袁咏仪摘白玫瑰,不但慢镜头,还有学友的“李香兰”助兴,造型基本帅呆。袁咏仪刚刚感动得哭出来,他已经开始看 A片挖肉取弹头了。然而就算这样,也不耽误女主角和观众爱上他。

真想普渡众生,姿势不必太难看。人情达练,已经是文章。

煽什么,别煽感情》上有6个想法

  1. 看电视剧是我和LG很奢侈的享受,如果时间充裕,我们能从电视剧中找到太多的乐趣,当然这些乐趣基本不来自剧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